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蕭萬長的今是昨非?

據報載,蕭萬長先生日昨(7/1)於「台美日三邊安全對話研討會」發表演說,坦言台灣與中國的連結日益強化,造成人民不安全感增加,並感到疑慮;為減少政治風險,台灣應在增加對中貿易量的同時,逐步減少對中國貿易佔台灣貿易總額的「比例」。他並表示,這只有透過貿易及投資障礙的排除才能達到。異哉,蕭先生如今的這番論述!
蕭先生自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後,就積極推動「兩岸共同市場」(即「一中市場」)。根據蕭先生過去推動「一中市場」的主張,未來這個市場(包括台灣與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在WTO的架構規範下,追求進一步的經濟整合,兩岸間商品、人員、資金、服務與資訊全面自由化。他並主張,近期先開放直航三通,並鬆綁對中國投資的上限(馬政府已實現),最終達到經貿政策與貨幣的全面統一(按:若到此地步,則台灣的經濟主權便完全喪失!)。在2008年馬英九競選總統時,就邀蕭萬長擔任副手,當時還尊稱他是經濟戰略總設計師。在馬英九取得政權後,即依蕭先生的主張,積極建構「一中市場」,對中國幾乎「全面開放」,並開放金融服務業與中國交流,且在2010年與中國簽署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而造成一波強大的中國投資熱潮,台灣的資金、人才、技術大量外流中國。
目前投資中國占台灣對外投資總額八成以上,對中國出口依存度高達四成,等於在經濟上「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台灣實已步入經濟「中國化」的陷阱,台灣的經濟安全風險非常大。台灣如此向中國傾斜,連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都看不過去。她在最近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五度告誡台灣「正面臨轉捩點」;她認為台灣必須權衡要對中國開放到什麼程度,因為一旦失去經濟獨立,將影響政治獨立自主性。希拉蕊舉烏克蘭經濟依賴俄羅斯,其政治獨立性就降低為例,提醒台灣:「現在你們得決定經濟對中國的依賴程度,找出『到此為止,不能越界』的底線」。
或許是受此影響,蕭萬長才會提出應逐步減少對中國貿易「比例」的主張,與他過去大力鼓吹「一中市場」的主張大異其趣,讓人誤以為他已醒悟今是昨非。然而,他卻表示,要降低對中國貿易比例,只有透過貿易及投資障礙的排除才能達到;這顯然是邏輯不通!就是因為馬政府對中國全面開放,排除貿易及投資障礙(即自由化),才導致對中國貿易比例(貿易依賴度)提高到相當危險的程度;怎麼反而說,要降低對中國貿易比例,只有透過貿易及投資障礙的排除才能達到呢?其實,蕭先生若真為台灣國家安全設想,要降低對中國貿易比例,則他應該建議馬政府立即退回「服貿協議」,並撤回「自由貿易示範區條例」。因為「服貿協議」與「自由貿易示範區」之設置,都是建構「一中市場」的一環,都是要促使台灣經濟更加依賴中國,要完成台灣與中國的「經濟整合」,完全超出希拉蕊所謂的「到此為止,不能越界」的底線。
(民報 2014/07/0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