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難道「逢中就軟」才能解決問題嗎?

為了敷衍、對抗318太陽花學運提出召開「公民憲政會議」的訴求,馬政府於七月二十六日召開三天的「經貿國是會議」。名為「經貿國是會議」,其實是為特定「傾中經貿政策」背書的大拜拜會議。馬英九的經貿政策大軍師蕭萬長先生,在開幕演講中就強調,面對中國崛起,無論喜不喜歡,都是不可迴避的事實;台灣「悶經濟」的根源是「全球化」與「知識經濟」帶來的分配惡化,讓以生產、非創新為主的台灣受創甚深,因此「逢中必反不會解決我們的問題」,應該要設法將中國崛起變為台灣的優勢,把絆腳石變成墊腳石。在在野黨拒絕出席背書的情況下,接下來三天的取暖會議,當然就充斥著支持儘快通過官方近來一再宣導的服貿、貨貿、自經區等傾中經貿政策。
蕭先生的三段論法,很巧妙的先將台灣「悶經濟」的根源歸於「全球化」與「知識經濟」的衝擊,然後說「逢中必反」解決不了台灣「悶經濟」的問題,最後則指出,應該要依賴中國作為台灣的墊腳石,才能解決台灣「悶經濟」的問題。是耶?非也!蕭先生從2000年就開始鼓吹推動「兩岸共同市場」(即「一中市場」),要依賴「一中市場」來發展台灣經濟,不就是要依賴中國作為台灣的墊腳石嗎?2001年的全國經濟發展會議(簡稱「經發會」)完全接受蕭先生的主張,致扁政府放棄李前總統對中國「戒急用忍」的經貿政策,而改採「積極開放」政策,到馬政府時期更對中國「全面開放」。就這樣依賴中國作為墊腳石,墊了十多年的結果,竟造成台灣的「悶經濟」。蕭先生不思檢討此一發展策略的錯誤問題,竟嫁禍於「全球化」與「知識經濟」,還繼續堅持要依賴中國作為台灣的墊腳石,可真是「執迷不悟」!
同樣是面對「全球化」與「知識經濟」的衝擊,何以南韓、新加坡、中國、印度、越南等國都可以發展的很好,唯獨台灣的經濟發展會每況愈下?就拿南韓來看,筆者在「從ECFA看台灣的經濟危機與出路」一文(2010年6月)中即已指出:「在2000年,南韓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GDP)11,349美元,僅為台灣平均每人GDP14,704美元的77%。自2000年以來,南韓採取『投資國內,壯大自己,提升價值,建立品牌,佈局全球』的『全球化』發展策略;而台灣則是採取『投資中國,壯大對手,降低成本,從事代工,搶進中國』(就是依賴中國作為墊腳石)的『中國化』發展策略。在2000至2008年間,對中國實際投資占本國GDP的比率,南韓平均為0.53%,遠低於台灣的1.78%;在2008年南韓僅0.35%,而台灣則高達2.73%。同期間,南韓的國內投資率平均為29%,而台灣僅20.2%。台灣民間投資在2001、2008與2009年都大幅下降,分別為負成長24.7%、10.4%與18.4%。台灣國內投資遭到投資中國的排擠現象十分顯著。結果,到了2004年,南韓每人GDP提高到15,038美元,已超越台灣的15,012美元;到2007年更提高到21,655美元,把台灣的17,154美元遠遠拋諸於後。南韓的失業率由2000年4.4%降到2008年3.2%,而台灣則由3.0%上升到4.14%,2009年更飆高到5.85%。」
對比南韓的發展策略與成果,即可看出,台灣「悶經濟」的真正根源,在於依賴中國作為墊腳石的「中國化」發展策略,而不是「全球化」與「知識經濟」的衝擊。因此,要解決台灣「悶經濟」的問題,必須先從降低對中國的依賴著手,壯大自己的實力,並加強與美、日、歐等經濟先進國家的經貿關係,以真正的「全球化」策略來化解經濟「中國化」的危機。也因此,對於服貿、貨貿、自經區等傾中經貿政策自當更審慎為之,甚至應暫緩推動,待「全球化」布局有了相當績效(如南韓一般)後再來啟動也還不遲。但所有想要降低對中國依賴或防止加深對中國依賴的作為,都被蕭先生與馬集團戴上「逢中必反」的大帽子。難道在蕭先生的眼中或腦海裹,真的只有「逢中就軟」才能解決台灣「悶經濟」的問題嗎?所以即使在「高雄氣爆」事件的國難當頭,中國國民黨的馬集團也要在本週的立法院臨時會中審議自經區條例,準備引中國入台嗎?
其實,從ECFA、服貿協議、貨貿協議的簽署,到自經區的推動,乃是「一中市場」的超完美建構。一旦「一中市場」建構完成,台灣就與中國「經濟一體化」,政治上的「終極統一」就會水到渠成。即使2016年再度政黨輪替,此種情勢也將難以逆轉。馬集團規劃的自經區,乃是假「國際化、自由化」之名,而行「中國化」之實。自經區是為ECFA、服貿協議、貨貿協議加開大後門,以便引中國入台,是要使兩岸的物流、人流、金流全面自由化。自經區的規劃雖以服務業為主,但實際上是農業、服務業、製造業一網打盡。很顯然的,自經區對台灣的衝擊將更甚於ECFA。因此,我們要在此敬告在野黨,要守護台灣,就務必要擋下「引中入台」的自經區條例。同時,也不要隨狼起舞而另提對案,以免落入馬集團的圈套。
(民報 2014/08/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