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戳破馬江詐騙集團的「限電、漲價」恐嚇騙術

在林義雄先生禁食抗議七天後,馬政府終於宣布核四「停工」(非「停建」),而經濟部則馬上跳出來說,未來台灣分區限電將難以避免,且電價將上漲四成。這是馬政府多年來一貫的恐嚇謊言。
回想在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災之後,經濟部曾於當年9月宣稱,倘若沒有核四,2014年電力備用容量率僅4.5%,有核四8.5%,2015年沒有核四將降至2%多,全台各地有斷電危機,一年中至少100天會斷電。因此,在國際上紛紛檢討核能政策之際,這個冷血政府依然堅持要續建核四。而去年(2013年)行政院在2月25日拋出停建核四公投議題後,經濟部接著在26日就說,我國「法定」備用容量率為15%,若核四不商轉,2015年電力備用容量率可能降到7.4%,隨時可能有供電危機(對照在2011年9月說會降到2%,前後說法相差何其多!)。台電公司更聲稱,若加上其他三座核電廠都除役,電費將大漲逾四成。「限電、漲價」這套恐嚇騙術,就是這樣一而再、再而三,不斷的重播!難道馬江詐騙集團真是無能到只會玩弄這種欺騙三歲小孩的把戲嗎?
其實,自1980年代規劃要興建核四廠起,台電就不斷以「不建核四,未來台灣就會有缺電危機,電價就會大幅上漲,就會影響經濟發展」為由,來恐嚇國人。依原規劃,核四應在2000年完工商轉,但延宕迄今超過13年尚未完工。不過,自2000年以來,台灣從未缺電,每年的備用容量率都超過12.5%,2008年以來到2012年更都超過20%,每年電廠平均產能利用率不到六成。這充分顯示,台電浪費的投資太多,導致電力大量供過於求;沒有核四,台灣並不會缺電。目前核能發電的裝置容量僅占全台電力系統的11%左右,即使現在就把核一、二、三廠除役,台灣還有11%左右的備用容量率,仍在8%~10%合理備用容量率的範圍之上,也不會缺電。何況全部核電廠如期除役需等到2025年,距今還有11年之久,如果需要以其他能源來替代,每年只要增加1%的裝置容量,也不會有問題。
經濟部依台電以天然氣取代核能發電來估算,說電價要漲四成,是因台電刻意杜撰、低估核電成本,同時高估天然氣發電成本所致。台電說,核四廠追加預算完工後商轉,每度電也還不到新台幣2元(僅1.85元),仍是最便宜的。這個數字如果是正確的,那將是全世界最便宜的核能發電。如今,建廠成本不斷追加,將追加超過94%,甚至一倍以上,竟然平均每度電的發電成本可以調降到二十多年前原估計值的70%以下?真是太神通廣大了!如果台電的核電真是這麼便宜,這麼具有競爭力,台電應該早就可以輸出核電廠了,怎麼一個核四廠蓋了二、三十年還蓋不好,還要仰賴國外技術呢?
那麼,這個數字(僅1.85元),又是怎麼杜撰出來的呢?由台電提供給監察院的資料可以看出,台電是任意更動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的一些參數與假設的運轉條件,以圓其「核電最便宜」的神話。透過變更(1)電廠的經濟壽齡、(2)均化容量因數、(3)廠內用電比例、(4)年運轉小時、(5)年發電量等運轉條件,使核四的總發電量提高為原估計量的2.68倍。如果核四沒有追加預算,光這部分就足以將核四的每度固定費用降至原來的1/4以下。再加上又調降原本就已低估的燃料價格與核能後端營運費,自然就可輕易得出每度電還不到新台幣2元(僅1.85元)的甜蜜結果!
相反的,天然氣發電廠的總發電量則隨其容量因數調降為原來規劃值的一半以下,而導致其單位發電成本倍增。這就是台電在玩弄的「數字魔術」!為了護航核四而刻意高估天然氣發電成本,還帶來一個嚴重的副作用。當台電以此高估的天然氣發電成本為計算基礎,向民營天然氣發電廠購電時,購電成本自然就被大幅墊高。這也是造成台電近年來虧損累累,而必須調漲電價的原因之一。
其實,根據原核四計畫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資料,當時估計的核電成本(經濟成本)為2.703元/度(原規劃2000年完工的價格),其中固定費用為1.908元/度。現在建廠成本由原預算1,697億元提高到3,300億元以上,將使固定成本提高為3.71元/度以上,核四廠每度電的成本將至少為4.51元(2000年的價格),或5.83元(2011年的價格)。而這個發電成本還低估運轉維護費(每度僅0.202元,還不到燃煤發電每度0.439元的一半)、除役成本與核廢料處理費用。若再就當年刻意低估的運轉維護費與後端營運費加以調整,則核四發電每度成本將高達7.1元(2000年幣值)或9.18元(2011年幣值)以上,遠高於火力(燃煤、燃氣)發電與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發電的成本。
而上述核能發電成本尚不包括核電對海洋生態與文化古蹟的衝擊、造成社會不安與對立的代價、核災可能造成的損害與犧牲等社會、環境外部成本。這些外部成本更是難以估計的天文數字!
2014年5月12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