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0日 星期一

台灣貧富差距創新高的警訊

主計處日前(19日)發布我國去年(2009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顯示,去年國內家庭所得差距(以家庭所得五等分,最高與最低所得相比)暴增至8.22倍,創史上新高,也是馬政府上任以來連續兩年創新高;若計入社會福利及稅負等政府移轉收支,則家庭所得差距縮小為6.34倍,為史上次高(僅次於2001年的6.39倍)。主計長石素梅指出,去年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減少2.9%,但最低20%家庭所得卻減少7%,所以導致所得差距倍數擴大。台灣貧富懸殊現象不斷惡化,實令人引以為憂。
另有主計處官員蔡美娜在最新一期「主計月刊」中指出,受到勞動全球化及產業大量外移中國的影響,我國受僱報酬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持續下滑,且降幅大於美、日、韓等國,是國內所得分配差距擴大的主因。這是直指問題的核心,也是更令人寢食難安的警訊,因為ECFA生效後,這種現象勢必會更加惡化。
從台灣長期經濟發展過程來探索台灣所得分配的變化,就能找出造成台灣貧富差距擴大的元凶。從長期來看,台灣政府移轉收支前戶數五等分位最高所得(最富有)組與最低所得(最貧窮)組之所得差距倍數,由1980年的4.31倍逐年漸增至1989年的5.18倍,1996年突破6倍,達6.17倍,2001年更由前一年的6.57倍大幅擴大到7.67倍,此後雖稍見降低,但到2008年又擴大到7.73倍,去年更突破8倍,達8.22倍。至於政府移轉收支後的所得差距倍數之變化情況,實與政府移轉收支前所得差距倍數之變化情況相似,只是所得差距倍數略有縮小而已,由1980年4.17倍,擴大到2009年6.34倍。
造成所得差距倍數如此變化的直接原因是,最貧窮組之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以下簡稱每戶所得)的成長率低於全國平均每戶成長率,甚至是負成長(1998、2000、2001與2008年都出現負成長)。尤其是2001年出現負11.35%之後,使其每戶所得到2007年仍無法回到1999年的水準,而且入不敷出;2008年再出現負成長(-2.76%),更使其每戶所得回到低於1997年的水準。而自1998年以來,最富有組之每戶所得年增率,除了2004與2008年之外,其他各年都維持正成長。特別是2001年遭逢國際網路科技泡沫及對中國「積極開放」政策,台灣實質經濟成長率首度創下負數(-1.7%)的紀錄時,最富有組還維持2.11%的正成長。台灣的貧富差距自2001年以來大幅擴大,這是主要的根源。這也表示,2001年的網路泡沫化加上「積極開放」的產業西進,最貧窮組是受創最大的受害者,而最富有組卻是受益者。
那麼,為何最貧窮組的所得成長率低於全國平均水準,甚至是負成長?一般而言,中低所得組的主要所得來源為受僱報酬或薪資。而我國實質薪資成長率自1990年就呈現下滑的趨勢。製造業實質薪資成長率在2001、2007與2008年皆為負數。服務業的實質薪資成長率,甚至自2002年以來幾乎是年年負成長。當受薪階級的實質薪資不增反減時,其可支配所得自然也會跟著下降。
進一步要問的是,那又是什麼因素造成實質薪資不增反減?實質薪資的升降是由勞動市場的供需情況來決定。在勞動市場上,當勞動供給不變,而勞動需求減少,造成失業(率)上升時,實質薪資往往就會被迫下降。在2000年之前,台灣的失業率都維持在3%以下;但2001年卻一舉飆高到4.57%,2002年再竄升到5.17%。政府採取各種長短期因應對策後,才把失業率拉下到2007年的3.91%(低於4%)。但2008年馬政府上台後,失業率馬上又回升到4%以上,2009年8月更創下6.13%的空前紀錄。目前失業率5.2%,仍居亞洲四小龍之冠。
若再進一步追究造成如此高失業率的原因,我們不難發現,答案就是產業外移,尤其是大量西進,投資中國。這就是主計處官員所指出,造成台灣所得分配差距擴大的元凶。
然而,面對台灣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情勢,馬政府卻還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與其他國家比起來我們還不算差,仍然一味依賴中國拚經濟,一定要讓ECFA在明年1月1日前生效。馬英九大概認為8.22倍的貧富差距還太低,要向香港的20倍看齊。香港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的經驗顯示,CEPA造成香港第二波產業北移(包括生產性服務業),導致製造業空洞化現象持續惡化,造成香港的貧窮問題更嚴重,貧富差距更加擴大。而ECFA可說是香港CEPA的翻版,也將帶來第二波產業西進潮,尤其是金融、保險等生產性服務業,而導致製造業空洞化,為台灣帶來更嚴重的失業問題,並擴大貧富差距。台灣的中低所得階層、勞工與青年朋友們,等著被馬政府與北京政府聯手凌遲吧!
(刊於《玉山周報》第62期,2010年8月26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