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5日 星期五

南韓有急著要與中國簽訂FTA嗎?2010/05/10

【南韓並不急於與中國簽訂FTA。南韓是壯大自己,先與歐盟、美國等先進國家簽訂FTA後,才審慎考慮是否要與中國簽訂FTA。台灣則是被中國阻撓,未能與世界主要國家簽訂FTA,馬政府竟然主動投懷送抱,乞求先與中國簽訂ECFA。韓、台兩國的經濟發展策略截然不同:南韓是採取「投資國內,壯大自己,提升價值,建立品牌,佈局全球」的發展策略;台灣則是「投資中國,壯大敵人,降低成本,從事代工,搶進中國」。】

馬政府一再強調,台灣不能「鎖國」,台灣要走出去,就必須先與中國大陸簽訂ECFA,沒有其他可行的替代方案。但看看南韓(台灣在國際市場上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國)的經驗,南韓並不急於與中國簽訂FTA。南韓是壯大自己,先與歐盟、美國等先進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簽訂FTA後,才審慎考慮是否要與中國簽訂FTA。
觀察2000年以來台灣與南韓的經濟發展策略與成就,我們發現,南韓是採取「投資國內,壯大自己,提升價值,建立品牌,佈局全球」的發展策略;台灣則是「投資中國,壯大敵人,降低成本,從事代工,搶進中國」。在2000至2008年間,南韓的國內投資率平均為29%,遠高於台灣的20%。同期間,對中國實際投資占本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南韓平均為0.53%,遠低於台灣的1.78%;在2008年南韓僅0.35%,而台灣則高達2.73%。台灣這些投資中國的資料,只是經濟部投審會核准的部分,若加計不必核准及未經核准或經由開曼群島等第三地轉投資中國的部分,比重當不下於5%。依英國經濟學人周刊(2009年5月9日)的估計,「迄今台灣投資中國的金額已高達4,000億美元。」此項估計額約為投審會歷年(1991~2008年)核准投資中國的累計金額755.6億美元的5.3倍,可以佐證前述「比重當不下於5%」的推論。對中國如此大量的投資,自然對台灣的國內投資產生嚴重的排擠效果。
一般而言,有兩種策略可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一是降低成本,一是提高價值。降低成本策略相對比較容易,但因所能降低的成本(包括勞動、土地、資金等成本)有其限度,故對競爭力的提升程度較有限。相反的,提高價值策略比較不容易,但如果成功,因可提高的價值無限,故對競爭力的提升程度較大。因此,從永續經營的觀點,企業應該要致力於提高價值,以提升競爭力,才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中求生存的不二法則。而致力於研發、創新,建立自我品牌、強化產品特色(異質化)與加強行銷服務等,則是有效提高價值的方式。南韓的企業就是以採取此種提高價值策略為主,積極建立自我品牌(如三星、樂金、現代…等),行銷全球。
相反的,自2000年以來,台灣企業一窩蜂西進中國,以求降低勞動、土地等成本,乃是以採取降低成本策略為主。而在國際市場上則採取價格競爭的銷售策略,結果造成產品毛利大幅降低,附加價值率隨之下降。台灣電子業就是如此,依台經院的研究報告,台灣電子零組件的附加價值率,由1999年的32%掉到2005年的17%,六年間幾乎腰斬!台灣整體製造業的附加價值率,由1999年的27.7%(比南韓的24.3%高出3.4個百分點)掉到2004年的20.8%(反而比南韓的23.7%低2.9個百分點),再降到2005年的20.1%。如果企業採取提高價值策略,致力於研發、創新、建立品牌與產品異質化,使產品的價值大幅提高,就不必採取價格競爭的銷售策略,而不致於使毛利大幅降低。採取降低成本策略的台商,當中國的勞動、土地等生產成本提高後,便會再移往那些生產成本相對較低亷的其他國家生產。這是一種既無根也不永續的經營方式。
由於兩國採取不同的經濟發展策略(南韓「全球化」與台灣「中國化」),在2000年,南韓平均每人GDP11,349美元,僅為台灣平均每人GDP14,704美元的77%,但到了2004年,南韓提高到15,038美元,已超越台灣的15,012美元;到2007年更提高到21,655美元,把台灣的17,154美元遠遠拋諸於後。南韓的失業率由2000年4.4%降到2008年3.2%,而台灣則由3.0%上升到4.14%,2009年更飆高到5.85%。
由台、韓過去十年來的發展策略與成就來看,只要台灣能如南韓一般,採取正確的經濟發展策略,就沒有與中國簽訂ECFA的必要性,更無急迫性。與中國簽訂ECFA,不僅不能保證台灣就能走出去(與世界上主要國家簽訂FTA),反而會把台灣鎖入「一中市場」,使台灣淪為中國的經濟附庸,繼續向下沉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