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9日 星期四

從ECFA看服務貿易協議的影響

今年621日馬政府與中國簽署服務貿易協議(以下簡稱服貿協議)後,隨即引起國內許多中小企業(如印刷業、美容業…)、學術界、勞工團體的反彈與批判,要求重新談判。馬政府的國策顧問郝明義先生,甚至辭掉「國策顧問」頭銜,以示抗議。立法院院長王金平也指出,當年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案立法院只能以一般備查案的方式處理,但因審查時間太長,政府自行與中國換文生效,也就引發了諸多爭議,今天的服貿協議就和當時的ECFA很像,行政部門專擅,事前不多溝通,當然就讓立法院覺得不受尊重,擴大爭議。(自由時報,2013/08/24)而此波民間反對服貿協議的聲浪,則遠遠超過三年前反對ECFA的聲浪。這顯示人民普遍覺醒了嗎?還是服貿協議對台灣社會的衝擊遠甚於ECFA?要瞭解服貿協議對台灣的衝擊有多嚴重,必須先從ECFA談起。
2010629日,台灣的海基會與中國的海協會,在中國重慶正式簽署ECFA。基本上,ECFA是仿效CEPA(中國中央政府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地方政府所簽署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而來的經貿安排,是CEPA的翻版。ECFA第十條爭端解決,係由雙方透過協商解決,或由根據本協議第十一條設立的「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以適當方式加以解決。這是比照CEPA的爭端解決機制,是拋棄主權、自我矮化。台灣與中國同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會員,任何貿易爭端都可透過WTO的爭端處理機制來解決。而ECFA將爭端處理機制從WTO抽離出來,比照CEPA的爭端解決機制,視為「一個中國」內部事務來處理,對台灣而言,等於是拋棄主權、實質「香港化」。
ECFA也是要建構「一中市場」的開端。根據長期以來努力推動「兩岸共同市場」(即「一中市場」)的蕭萬長先生的主張,未來這個市場(包括台灣與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要在WTO的架構規範下,追求進一步的經濟整合,兩岸間商品、人員、資金、服務與資訊全面自由化。也就是要透過「一中市場」的建構,來促成兩岸「經濟整合」(經統)經濟整合後,政治上的「終極統一」(政統)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也可以說,ECFA 就是國共兩黨密謀,要把台灣推入「一中市場」,使台灣淪為中國經濟的附庸,以落實中國的「以經促統」戰略,便於中國「和平統一」台灣的糖衣毒藥。
依WTO的規範,ECFA屬過渡性協議,簽署後十年內,雙方必須完成九成以上的商品服務免關稅,也就是台灣與中國將互相大幅度開放市場給對方,對台灣的傷害是不可逆轉的。其實,當年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在20106 24日就已指出,在ECFA生效後六個月內要「談判」的投資合作協議、服務業貿易協議與貨品貿易協議,才是兩岸「真正的大戲」。也就是說,ECFA只是台灣和中國在經貿上的訂婚關係,是「前菜」,依其文本第三條貨品貿易、第四條服務貿易及第五條投資,協議生效六個月內雙方要展開「磋商」的內容,才是「主菜」。
由此可知,服務貿易協議是依ECFA文本第四條服務貿易的條文,雙方「磋商」後所簽署的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協議開放的市場,包括商業、通訊、營造、配銷、環境、健康和社會、觀光旅遊、娛樂、文化及運動、運輸以及金融行業等11個服務業領域。台灣對中國承諾開放64項,超過半數以上屬新增或擴大開放項目;中國則承諾開放80項。金融服務則是服貿協議的重點。
表面上看來,開放的市場僅11個服務業領域、64項目,但對照轉換成國內行業別分類方式,實際開放逾一千項行業,可說是「生、老、病、死」一網打盡,「食、衣、住、行、育、樂」無一倖免,相關本土中小企業將遭受嚴重衝擊,受到衝擊人數超過4百萬人。勞動市場受此衝擊,將造成實質薪資繼續下滑,財富與所得分配更趨不均。
而中國企業對外投資者絕大多數是國(公)營企業或政府扶植的企業,其對外投資是具有計畫性與政治目的的。同時,中國也會運用由外匯存底所成立的「國家主權基金」,對外進行「戰略性」投資,包括取得先進的技術與所需的資源(如礦產與能源)。同樣的道理,中資如果要來台灣當然也是具有政治目的,或是為了要取得較先進的技術。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就曾擔心表示:中資來台後,政府若無法有效管理中國藉股權投資取得台灣產業的關鍵技術,將導致技術嚴重外流。而根據過去台灣對中國投資的管理經驗來看,馬政府是不可能有效管理中國藉股權投資取得台灣產業的關鍵技術的。台灣一旦關鍵技術被掏空而喪失技術優勢,就失去經濟持續成長的動能,也就失去經濟的優勢。
服貿協議配合馬政府之前已開放中資來台BOT 公共工程,屆時機場、港口等支持台灣經濟發展的基礎建設一旦被中資BOT,中國更可掌握台灣經濟發展的命脈!何況機場、港口等設施也攸關國家安全,萬一被中資BOT,屆時台灣就完完全全被中國掌控了。經濟統戰是中國併吞台灣的第一步,馬政府邀請中資來台,是「引狼入室」,將台灣「奉送」給中國。另外,開放第二類電信之一般業務,同樣影響國家安全至鉅。電信產業是國家戰略產業,由對台灣具有敵意、不放棄以武力併吞台灣的中國入股或買下台灣的電信業,不但容易產生企業情資被掌握、個資外洩等威脅,而且萬一中國與台灣發生軍事衝突,中資投資的電信公司恐怕也不會配合台灣政府的動員。
1990年代以來,台灣即已成為淨資本輸出國,引進外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要引進技術,促進產業升級,而不是要補國內資本之不足。台灣既不缺資金,且產業技術又領先中國,馬政府為何要引中資來台?馬政府以「自由化」、「全球化」為藉口,對中國全面開放,經貿交流要完全正常化,顯然是別有居心:建構「一中市場」,使台灣淪為中國經濟的附庸。馬英九2012827日接受專訪時強調,台灣資金到大陸(中國),有人說是錢進大陸(中國),但又不讓中資來台,這叫什麼政策?所以他同意對於陸資(中資)來台,「只有再開放的空間」。不知這是馬式的「對等」思維,或是故意裝蒜?
不知「錢進中國」與「中資來台」的本質完全同。台灣與中國是兩個不對稱的經濟體,彼此關係也不對等。在2010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 (GDP)5.88兆美元,而台灣只有0.4兆美元,兩者經濟規模大小相差非常懸殊;台灣是以民營企業為主的自由競爭市場經濟,中國則是以國(公)營企業為主的非自由市場經濟。在此不對稱、不對等的情況下,「錢進中國」等於是「送肉飼虎」。而且台商投資中國與中資來台投資的目的完全不同;前者在於追求私人利潤,而後者則具有政治目的台商「錢進中國」,是為中國創造就業機會,賺取大量外匯;而「中資來台」則是來挖取台灣的關鍵技術,掌控台灣的經濟命脈馬政府開放中資來台,顯然是「引狼入室」,要將台灣「送」給中國,先完成「經濟一體化」,以利於政治上的「終極統一」
至於金融服務,開放台灣金融業登陸及中資進入台灣金融服務業,為台灣與中國金融整合鋪路。而金融業西進中國,對台灣的衝擊將更甚於製造業西進的影響,將使「錢進中國、債留台灣」的情況更加惡化。製造業者投資中國如果失敗,其損失僅限於投資額度,且完全由該投資業者自行承受。銀行的投資資金大多來自社會大眾的存款,可能是其自有資金的數十倍,當銀行業西進中國,若發生問題時,往往會造成擠兌潮」,嚴重者更有可能形成金融危機,影響國家經濟穩定。另一方面,中國國營銀行規模超大,其四大國營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與中國銀行)中的任一家之資產都超過台灣所有銀行的資產總和,中國的銀行要併吞台灣的銀行是輕而易舉。馬政府開放金融交流,正是開啟中資銀行前來併吞台資銀行的大門;也等於歡迎中國來掌握台灣的金融體系,進而掌握台灣的經濟命脈

簡言之,簽署ECFA已造成製造業空洞化;簽署服貿協議將造成服務業空洞化,對台灣影響更大。
2013826日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